水運儀像台詳細資料

從水輪秤漏裝置談古中國機械鐘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林聰益,南台科技大學機械系
「滴答」聲動北京城

   時間剛剛進入十七世紀,明神宗想到洋人進貢的奏摺,屢次追詢並下旨令送禮者進京。義大利耶穌會教士利瑪竇(Matteo Ricci)一行人終於萬曆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(公元1601年1月24日)到達北京。在他們獻給萬曆皇帝的禮品中有兩件自鳴鐘深獲皇帝喜歡。一件是華麗高大並有個重錘的機械鐘,有報時功能,後置於宮園內,供皇室成員賞用。另一件是較小的機械鐘,萬曆帝留在身邊自用,其外殼為一雕龍描金的木框,鐘面改用中國的12時辰名稱,用一個鷹嘴狀的指針來顯示時間,內有發條與銅製齒輪機構,並在每一刻鐘報時一次。從此,這滴答聲牽動著宮廷生活的節奏與規律,也打開了中西交流的大門。
  利瑪竇記載當時他們的反應:「自鳴鐘呈現在眾人眼前時,朝廷官員敬畏地看著新奇的機械,此鐘把所有中國人驚得目瞪口呆」,「那是中國歷史上從未有人看過、聽過、或想像過的東西」。但利瑪竇錯了,這也影響到西方對機械鐘歷史的誤解。

最古早機械鐘擒縱調速器—水輪秤漏裝置

  在計時器的發展過程中,人類試圖用各種週期性運動現象作為量測時間的標準,並以各式各樣的器件,如圭表、日晷、刻漏、機械鐘、以及原子鐘等來保持時間。其中,機械鐘的發展在計時器史或機械史中,佔有極重要的地位,而擒縱調速器是機械鐘的關鍵組件,這種「將重力或任何其它動力驅動的連續運動,分割成均勻之時段,從而獲得穩定持續的運動」的機械裝置,在西方被視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發明之一。然而根據文獻的考證,最早之擒縱調速器的發明是在古中國;其中,以北宋蘇頌於公元1088年所造的水運儀象台(圖一)為代表。

  在蘇頌所撰的《新儀象法要》中,對其構造與零件尺寸有詳盡的記載,並有圖示,明白地說明定時秤漏裝置(Time steelyard-clepsydra device)與水輪槓桿擒縱機構(Waterwheel lever escapement)如何相互配合做到等時性與間歇性的計時作用,使這種水輪秤漏裝置模式的擒縱調速器得以流傳。


圖一 蘇頌水運儀象台《新儀象法要》

   水運儀象台之「水輪秤漏裝置」(圖二)是古中國擒縱調速器獨有的特性,也是水力驅動式機械鐘之擒縱調速器的完美設計。它是由定時秤漏裝置 (即一振盪裝置)與水輪槓桿擒縱機構 (即一擒縱機構)所組成。定時秤漏裝置是具有等時週期運動的產生裝置,由天池壺、平水壺、受水壺(有36個或言48個)、樞衡、樞權、以及格叉組成。水輪槓桿擒縱機構則是運動的控制機構,由樞輪、左右天鎖、天關、天衡、天權、天條、以及關舌組成。



01

左天鎖(Left upper lock)

09

關舌(Upper stopping tongue)

02

天關(Upper stopping device)

10

退水壺(Water-withdrawing tank)

03

右天鎖(Right upper lock)

11

樞輪(Driving wheel)

04

天衡(Upper balancing lever)

12

受水壺(Water-receiving scoop)

05

天權(Upper weight)

13

格叉(Checking fork)

06

天條(Connecting rod)

14

樞衡(Lower balancing lever)

07

天池(Upper reservoir)

15

樞權(Lower weight)

08

平水壺(Constant-level tank: a cutaway view)
圖二 水運儀象台的水輪秤漏裝置

     定時秤漏裝置是採用反覆積累能量、定時釋放能量的方式,可調節二級浮箭漏均勻的流速,以控制秤漏的週期擺動頻率,使水輪槓桿擒縱機構保持精確和規律性的間歇運動,達到準確計時作用。《新儀象法要》之儀象運水法對其運動有詳細的描述(圖三):「水運之制始於下壺,…天池水南出渴烏,注入平水壺;由渴烏西注,入樞輪受水壺。受水壺之東與鐵樞衡格叉相對,格叉以距受水壺。壺虛,即為格叉所格,所以能受水。

 
圖三 水運儀象台的儀象運水法

 
    水實,即格叉不能勝壺,故格叉落,格叉落即壺側鐵撥擊開天衡關舌,摯動天條;天條動,則天衡起,發動天衡關;左天鎖開,即放樞輪一輻過;一輻過,即樞輪動。….已上樞輪一輻過,則左天鎖及天關開;左天鎖及天關開,則一受水壺落入退水壺;一壺落,則關、鎖再拒次壺,激輪右回,故以右天鎖拒之,使不能西也。每受水一壺過,水落入退水壺,由下竅北流入昇水下壺。再動河車運水入上水壺,周而復始。」(水運儀象的全過程是從升水下壺開始的。…天池中的水由南面的虹吸管注入平水壺; 平水壺中的水由虹吸管向西注入樞輪上的受水壺。

    受水壺的東側底緣與鐵製的樞衡格叉相對, 格叉用來抵拒受水壺。受水壺中無水時, 受水壺就被格叉架住, 所以能接受注入的水; 受水壺中水滿時, 格叉就不能架住受水壺, 所以格叉被受水壺壓落; 格叉落下, 受水壺側的鐵撥牙就擊開格叉下方的天衡關舌, 關舌再拉動天條; 天條被拉動, 天衡首端便被拉起, 並帶動天關; 左天鎖被打開時, 樞輪的一支輻板就被放過; 一支輻板被放過時, 樞輪就轉動。…樞輪的一支輻板被放過後, 則左天鎖和天關關住; 左天鎖和天關關住, 則一只受水壺中的水落入退水壺中; 一只受水壺中的水落下, 則天關和左天鎖再抵拒下一支輻板, 並使樞輪向右回彈, 所以用右天鎖來抵拒, 使之不能向西回轉。每一受水壺被放過, 壺中的水就落入退水壺, 退水壺中的水再由壺下部的孔向北流入升水下壺。繼續撥動河車的手柄, 將水提升到上面的水壺, 水就周而復始地使天文鐘運轉不息。)
 

水輪秤漏裝置在古中國的發展

水輪秤漏裝置是古中國機械鐘的特色,其發展是建立在對刻漏與槓桿技術的掌握,並非蘇頌首創,在東漢張衡之水運渾象可能有了雛形。

   古中國最早記載的機械鐘是公元132年東漢張衡的水運渾象,李淳風《晉書‧天文志》上記載:「至順帝時,張衡又制渾象,…,以漏水轉之于殿上,室內星中出沒與天相應,因其關戾,又轉瑞輪蓂莢于階下,隨月虛盈,依曆開落。」這是古中國最早記載將刻漏和天文儀器結合的自動水力機械鐘,此鐘有記日機構可「隨月虛盈,依曆開落」。然而渾象的運轉如何做到與天體運行相應,文獻中並沒有記載,這可能是利用重錘的重力和漏水浮力來驅動與控制渾象的均勻運動,或者是利用水輪秤漏裝置來達到上述的功能。
   水輪秤漏裝置的發展與秤漏技術的成熟度有著相當程度的關係。最早記載秤漏的是唐朝徐堅的《初學記》:約公元450年後魏道士李蘭作秤漏,「以器貯水,以銅為渴烏,狀如鉤曲,以引器中水于銀龍口吐入權器,漏水一升,秤重一斤,時經一刻。」它是用古中國秤(Steelyard) 稱量流入受水壺中水之重量的變化來計量時間。隋朝大業初年(約公元620年),耿詢與宇文愷「依後魏道士李蘭所修道加上法秤漏,製造秤水漏器,以充行從。」自此,秤漏成為皇家計時器,並被機械鐘所採用。至唐朝開元十三年(公元723年),一行和尚和梁令瓚造水運渾天時,便掌握了秤漏的技術,並巧妙的與水輪結合,建立了中國式擒縱調速器模式—水輪秤漏裝置。

   宋、元是古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高峰,在天文計時儀器方面得到了空前的發展,對刻漏的研製豐富多樣,在形式、結構、以及精確度方面都有新的進展。在機械鐘的製造也是如此,公元979年,北宋張思訓製作水銀驅動的太平渾儀,蘇頌、韓公廉承繼張思訓之制於公元1088年作水運儀象台,其水輪秤漏裝置已經非常完備。而公元1276年元朝郭守敬的大明殿燈漏,是脫離天文儀器之一架獨立的機械時鐘。 
 
「滴答」聲入中國社會
  至公元1580年代起,傳教士將歐洲鐘錶傳入了中國。歐洲機械鐘的第一個擒縱調速器型式是擺桿機軸擒縱調速器(Foliot and verge escapement regulator)(圖四),其發展主要在十四世紀起的三百年間。公元1601年利瑪竇獻給萬曆皇帝那兩架鐵製的自鳴鐘,雖一是以重錘驅動,一是以發條作為動力,但他們的擒縱調速器形式都是屬於擺桿機軸擒縱調速器,且其技術都已成熟。那利用機軸上、下兩塊的掣板,隨平衡桿的擺動頻率與冠輪的輪齒交互作用發出的滴答聲,仗著皇室的喜好與傳教士的腳步越過了紫禁城。之後,這種走時準確、報時直觀、造型多樣、以及使用簡單可靠的自鳴鐘,逐漸在中國社會流行,正因是「晝夜循環勝刻漏,綢繆婉轉報時全」。


 
圖四 具擺桿機軸擒縱調速器之重錘驅動的機械鐘
        (源自Alte Uhrenneu entdeckt)